稀缺
开头
经济学,是一门研究如何利用有限方式去实现无限愿望的学科。 全书三部分,第一部分,稀缺心态是稀缺的根源。第二部分,贫穷和忙碌是如何让“带宽”变窄的?第三部分,如何从稀缺走向富足?
稀缺心态是稀缺的根源
稀缺会让我们更加专注,但是也会让我们进入管窥,管窥会让我们认知,控制力变低,并且稀缺让人变笨和更加冲动, 稀缺的本质是没有余闲,节约的人不需要进行真正的权衡,他们对金钱怀有一种保证富余的责任感,而穷人则需要随时进行权衡。但是缺乏清晰的价值观会导致可以预见的失误:同样的情况下,富人会犯错误,而穷人却能够避免。因为专注,所以拥有专业技能;因为专业,所以有了管窥只见;因为管窥,所以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后果。
贫穷和忙碌是如何让“带宽”变窄的?
稀缺陷阱源于人们将可预期事件当作突如其来的事件处理。按照计划行事,需要带宽和执行控制力,而稀缺会削弱我们在这两方面的能力。问题的核心在于余闲的缺乏。当然,许多人都能意识到这些缓冲机制的好处。这些好处实际上远比我们预期的要大,它们不仅能用来进行风险管理,还可以用来保护我们免于再次跌落到稀缺陷阱之中。 余闲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,职业经理人需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,努力降低成本,提升认知能力。组织里面需要这样一个人,他的存在,能够保证专注当下工作目标的人们,不会向未来的项目借用资源,并因此耗尽余闲,将组织拉入未来的带宽陷阱。
如何从稀缺走向富足?
亨利.福特表达:缩短工作时长能带来更多产出。每个人的睡眠时间必须保证7个小时,软件工程师加班不能超过一个月。“红花”日本料理案例说明上桌率是餐饮界的真正稀缺资源。 最后一个,也是和自身相关的,如何应对生活的稀缺?1,把重要的事情拉入”管子”视野内,采用卡片或者其他工具可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,2,让“疏忽”等同“默许”,当忽略问题存在时,改变行为的结果往往比直接与其对抗更有效,3,保持警惕,只要有可能,就要把警惕行为转变成一次性行为,4,节约利用带宽,比如安息日,犹太人在安息日不工作,不发邮件,不写字,不做饭,甚至不能开车,5,在带宽充裕的时候行动,6,为带宽不足的人提供便利,7,从富足起步,比如决定这个月要花多少钱,不如按周来计划,7,准备好余闲应对突发事件。